首页 教育正文

乾隆是雍正第几子(乾隆皇帝身世之谜揭秘)

zybk 教育 2023-10-31 16:45:01 236 0
雍正皇帝第四子。乾隆,名爱新觉罗.弘历,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雍亲王府邸。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为帝,改元乾隆。乾隆六十年(1795年),退位为太上皇。嘉庆五年(1799年),病逝于北京,时年89岁,庙号高宗。

乾隆皇帝即清高宗,名为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公元1711年,1799年逝世,享寿88岁,是最长寿的皇帝。他是清王朝第六位皇帝,是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的第四位皇帝。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实际掌握皇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在位期间,把康乾盛世推向顶峰。民间称他为乾隆大帝。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皇帝。有关他的民间传闻、文艺作品和影视剧非常多。其中就有关于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谜。

乾隆皇帝是雍正皇帝的第四子。其生母在后宫中的地位不高,正因为如此,民间广泛流传着乾隆皇帝系民间汉女所生。看过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或是看过影视剧的人都对其中一个说法很好奇,因为书中说乾隆皇帝是陈家洛之兄,是汉人之子。这是流传最广的说法。

不仅是当代,而且远在清朝末年,上自官僚士绅,下迄妇孺百姓,几乎人人皆知这么一个传说,清初的某个皇帝是浙江海宁陈家的儿子。这个皇帝就是乾隆。这一传说也见于一些稗官野史之中。《清朝野史大观》卷一《南宗之与海宁陈氏》一文有这样的记叙:雍正当皇子时,与海宁陈氏很好,两家来往频繁。这一年恰巧两家在同月同日生子。只是雍正的是女孩,陈家为男孩。雍正命人抱来看看,却偷偷把孩子换了。陈家得知后,大为吃惊。但迫于对方权势,不敢追究,也不敢声张。不久康熙皇帝去世,传位于雍正。雍正继位后,陈氏一门数人都官至显要。以后乾隆继位,对陈氏更是礼遇有加。乾隆六下江南,其中四次都到过海宁陈家。最后一次临走步至中门时对陈氏家人说,以后若非皇帝亲临,这门不要轻易打开。从此这座门再也没有打开。

持上述观点的人提出一些证据。海宁陈氏的宅堂中有皇帝亲笔书写的匾额,一个题为“爱日堂”,一个题为“春晖堂”。“爱日”一词是从汉朝词赋家杨雄的《孝至》一文“孝子爱日”中来的,后世把儿子侍奉父母之日叫“爱日”。“春晖”一词是从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来的。后人常以“春晖”比喻母爱。这两个题词都有儿子孝顺父母的意思。乾隆巡视江南,住在康熙朝大学士陈元龙之家的别墅“隅园”。乾隆还把经常居住的“隅园”改为安澜园,好像是自己家的园林一样。

但是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乾隆是雍正第四子,雍正前两个儿子虽早年夭折,但第三子爱新觉罗·弘时在,雍正没有必要急着想再要一个儿子。况且当时雍正还没有被康熙立为太子,他只是康熙的一个普通皇子。从清朝皇帝与海宁陈氏的关系看,纯粹是君臣友谊。陈氏是清初的名门旺族,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陈家历代都仕途通达,身居高位,名震一时。雍正初年,为满足钱塘江下游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需要,朝廷大修钱塘江。但雍正忙于政务,而且海潮冲刷堤岸的危害还未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因此未亲自前往。

乾隆继位后,对这项工程非常重视,数次南巡,有四次来到海宁勘测。那么乾隆来海宁,总得有个合适的住所,而陈氏与皇家关系密切,其家园是海宁名胜,自然就成为乾隆皇帝的行宫。陈家的园子本来叫隅园,后改为安澜园。安澜是水波平静的意思,比喻太平。由此可见,乾隆皇帝来海宁,是为了巡视钱塘江的工程,而不是为了探视父母。

至于那两块匾额,据历史学家的考证,清国史馆编撰的《陈元龙传》中说:康熙三十九年四月(公元1700年),康熙皇帝召见朝臣时说,你们家中各有堂名,不妨当场写给朕。朕写出来赐予你们。陈元龙奏称其父年愈八十,故拟“爱日堂”三字。于是康熙皇帝便亲笔御书“爱日堂”赐予陈氏。《海宁州志》也提到,康熙五十四年六月(公元1715年),因陈元龙弟陈维坤妻子黄氏寡居四十一年,康熙皇帝便御书“节孝”两字赐之,又以“春晖堂”匾额赐之。两匾额的题词,是康熙皇帝根据臣下的请示而书写的,与孝敬父母的意思没有任何的联系。因此,说乾隆皇帝是汉人之子是无稽之谈,是难以确信的。

还有人指出,乾隆皇帝喜欢穿汉服,后人还据此画过他穿汉服的画像,这说明他是汉人。但是在封建社会,皇帝的血统是极其严肃的事情,关系到王朝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如果乾隆皇帝不是满族人,一旦被世人所知,会严重动摇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即使他是汉人,他也绝对不会穿汉服来显示他是汉人。我们知道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清朝的统治者是少数民族,原先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落后。清朝定都北京后,学习并继承了汉族的制度与文化,使其统治不断完善与巩固,开创了康乾盛世。乾隆皇帝穿汉服是推崇汉族的制度和儒家思想,笼络朝中汉族大臣,巩固其统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pipizuhao.com/2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