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正文

“蟾宫折桂”有什么典故? 蟾宫折桂怎么解释?

zybk 网络 2024-02-17 23:15:02 79 0

“蟾宫”指月宫,“折桂”指攀折桂花树。后来人们常常用此比喻那些科举中第,榜上有名的人。古代的科举考试,秋闱大比正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就将应考得中的人称为“蟾宫折桂”或是“月中折桂”。

“蟾宫折桂”出自《晋书》,形容十分出众的人才。晋武帝泰始年间。晋武帝司马炎下诏天下推荐贤臣之士。太守文立推举郄诜前去应选。结果,郄诜因为对策写得好,被晋武帝任命为议郎官。后来郄诜出任雍州刺史。晋武帝让郄诜自我评价一番。郄诜说:“我就像是月宫里桂树枝,昆仑山的宝玉。”晋武帝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赞赏了他。

后世因此称获得官禄为“折桂”。唐代以后,随着科举制进一步发展,“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科举中第的进士,桂与官禄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大诗人白居易曾中进士,他的堂弟后来中了探花。于是他写下了“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来庆贺进士及第。

民间也有一些关于“蟾宫折桂”的传说。传说江西庐陵的周孟声和他的儿子周学颜都是当地有名的书生。周孟声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桂树,长得枝繁叶茂,树荫更是大得惊人,可以遮盖两亩的地面。在元末动乱中,周孟声的家被烧毁了,就连大桂树也被烧死了,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然而,明朝建立之后,天下太平,周孟声家里的大桂树居然又长出了新芽,没几年又焕发出了活力。有人说这棵树萌发新芽是凶兆,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好兆头。直到后来,周学颜的儿子周仲方考中进士,人们才都认为枯树重荣是祥瑞之兆。

民间不少地方围绕“蟾宫折桂”产生了一种习俗。那就是每当应试之年,考生的家属亲友都会用桂花、米粉蒸成糕,并且相互赠送。这种糕被称为广寒糕,具有高中的寓意。

总的来说,桂、折桂与科举考试、高官厚禄有些不可分割的联系。“蟾宫折桂”也就成了读书上进、科举及第的吉祥祝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pipizuhao.com/1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