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正文

从善如流的意思(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zybk 网络 2024-02-09 14:30:01 163 0
从善如流是褒义词。从善如流的意思是: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如流:像水从高处流下那么快。

【成语名字】:从善如流

【成语拼音】: cóng shàn rú liú

【成语释义】: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成语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从谏如流、从善若流

【反义词】: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成语造句】:

1、作品借热烈的色彩与江河般的宇宙形态,寓意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从善如流的理念追求。

2、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3、天涯村一直都风平浪静村长王尼玛治理有方村子里人人都从善如流向雷锋同志学习。

4、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身为一国之君的齐宣王,平日听惯了阿边奉承的话语,若非具有灵明的头脑,如何能够分辨而且接受逆耳之言?更难能可贵的是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是非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不可的。

5、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其中郑国是个小国,夹在楚、晋两个大国之间。郑悼公时,郑国同北方以晋国为首的其他各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南方的楚国就来攻伐郑国。晋国便派栾书为元帅,率领大军,前去援助郑国,两军在绕角(今河南鲁山县东南)遭遇。

楚军不敢同晋军对敌,便撤退而回。但晋军并不撤走,还准备趁机侵入楚国的蔡地(今河南上蔡县一带)。楚国得知这个消息,就立刻调动附近申、息两地的精锐部队,准备迎击。这时,晋将赵同、赵括仗着兵力优势,欲挥军南下,占领蔡地,因此催请栾书赶快下令进攻。

就在栾书准备同意的时候,新中军佐知庄子、上军佐范文子和中军将韩献子三人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一致认为:“我们当初出兵是为了援救郑国,反对侵略,是正义之师。现在进犯的楚军既已撤退,我们却借此攻蔡,这样我们就要承担不义的罪名。

而且,楚国现在派来的是两支精锐部队,我们这一仗也不一定能打胜。而且不管打胜还是打败都对我们晋国不利,若打赢了这一仗,别人会说以晋国的大军,去打楚国两个小地方的部队,不是白白浪费人力吗?

如果失败了,晋军便会名誉扫地,还有何面目回去见晋君和晋国的百姓。所以和楚国的这一仗不能打。”栾书仔细考虑了他们三人的意见,觉得他们讲得很有道理,便决定停止攻蔡,撤军回晋。

过了两年,晋国又派栾书领兵去攻打蔡国,这一次晋军大获全胜,还抓获了楚国的大夫申骊。栾书本打算继续进攻楚国本土,知庄子、范文子等人劝告他先进攻沈国再说,栾书分析了具体情况后认为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计划。随后,晋军进攻沈国,把沈国的国君揖初都抓来了,因为这次晋军准备充分,楚国对晋军也无可奈何。人们认为,晋军这次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就是因为栾书上次听从了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的良言。

其实在晋军第一次准备南侵攻蔡的时候,绝大多数将士都表示同意,而栾书却听了少数人的意见。有个将士就问栾书:“圣人都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所以能成大事。现在我们六军将佐十二人,除元帅以外的十一人中,只有三人不主张攻蔡。您为什么不听从多数而听从少数人的意见呢?”

栾书说:“他们三人的意见都很正确,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我听从他们的正确意见,难道不对吗!”

由于栾书能正确地听取部下的意见,当时人们就称赞他,说:“栾书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又自然。”

成语寓意:

“少数服从多数”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经常遵循的一项准则,但这项准则并非永远正确,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这就需要决策者有足够的远见。现实生活中,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是非常必要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pipizuhao.com/2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