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正文

三月初三是什么日子(它的由来和传说有哪些)

zybk 教育 2023-10-15 07:00:02 233 0
上巳节。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三月三拜蚩尤说法。三月初三是壮族歌圩节。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

这个被人类渐渐淡忘的节日,其实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三月三,又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也是中国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日子。

上巳节也叫春浴日、女儿节,堪称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

上巳节由来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

——《后汉书·礼仪志上》

上巳的渊源,有一种浪漫特质。它在流传中被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所萦绕,从春秋开始,从未少过兰草芬芳,尤到盛世大唐,自由绮丽的文学,使这一古老节日焕发出更丰饶多姿的面貌。

春秋时期就已在流行。《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情形。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位三月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

《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祓除即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去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

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族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是王羲之与其友在会稽举行兰亭之会,大家饮酒赋诗,论文赏景。王羲之挥毫作序,乘兴而书,成就了书文俱佳、举世闻名、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上巳节传说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河南新郑是黄帝出生,创业和建都之地。在这里举行了丁酉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都会吸引数十万。海内外华夏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成为华人世界极具影响力,和标志性的文化名片。

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上巳节习俗

祓禊

上巳节习俗的核心称为“祓禊”(fúxì),“祓”是除恶的祭礼,“禊”指用水来清洁洗涤。

《论语》里曾写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趁兴而归,描述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文人修禊

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人们来到水边,不仅为了去垢除凶,而且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饮宴游玩,并且逐渐形成曲水流觞的文人雅集。《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贵族名士们邀集亲朋好友,会聚于风景优美的清流之处,大家散坐水旁,以杯盛酒,放入曲折的溪流之中,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饮酒,并吟诗作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羲之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的修禊之会。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了诸多世家大族的文人雅士,共赴“会稽山阴之兰亭”,曲水流觞,行酒赋诗。诗最后被汇编成集,并由王羲之作序,也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堪称千古佳话。

外出踏青

三月三,也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杜甫在《丽人行》里曾写过:“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宋人吴自牧《梦梁录》里也曾说过:“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水,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

到了明朝,朱元璋为示太平盛世、与民同乐,三月三也曾携大臣们一道春游,这天“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幄翠帐,人流如潮”。

女儿节

上巳节也被称为桃花节、女儿节。日本现在仍然在过这个节日,只是明治维新之后,将日期改为公历的三月三号。

日本平安时代的女儿节的风俗是用纸做成人形状,表示自己身体不适便转移到人形上,然后放入河流中。现在日本有些地方还保留这种女儿节习俗,在当晚把各式各样的人形娃娃放到河里漂流,以祈求健康、平安。

芍药定情

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过后,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柳绿花繁。《诗经·郑风·溱洧》描写,郑国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情景。男女青年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情。

古人用芍药中的“药”(通“约”)字代表相约,芍药也是定情的象征。三千年前,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记录下了我们最早的爱情故事。

互赠香草

香草有驱邪之功,于身体大有裨益。兰草,香气袭人,被用作灵物,古人在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进行兰汤沐浴。

上巳执兰

明·邓云霄

水际丛兰碧,香风两岸闻。

褰芳修褉罢,欲荐云中君。

上巳泛江采兰

明·陈迪祥

鉴江江上望,莫拟是山阴。

元巳风光满,春流烟翠深。

芳辰娱褉事,兰气见同心。

共约乘槎去,天香若可寻。

三月三,上巳节。这一古老而诗意的节日,应为我们所记忆与复兴!

上巳节饮食

荠菜煮鸡蛋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子)煮鸡蛋的习俗。地菜(子)即荠菜,湖南这边在路边或野地里随处可见。荠菜不仅是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

相传三月三为荠菜花生日,妇女均戴荠花,民谣曰: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人们今天去野外采撷整棵荠菜,煮食鸡蛋。也有暗含孕育生命的意义。

据《本草纲目》记载:“荠菜味甘性平,人心肺肝经,具利尿、明目、和肝、强筋健骨、降压、消炎之功。”荠菜有明日益胃、利肝和中之功效。

艾叶糍粑

农历三月三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乌米饭

在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五色糯米饭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与传统习俗有关,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民间又称为“鬼节”。

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儿“粑”(粘)住,不为邪恶所侵。

上巳节禁忌

忌不露额头

在三月三当日,最好把自己的额头全部都露出来,因为额头代表着正气之光,如果不露出来,就会影响你的运气,所以为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有好运,三月三一定要把额头露出来。

忌乱动祭品

在三月三,有不少的民族都会扫墓,而在扫墓时,一定不要随意地乱说,乱踩,乱碰,应对先祖怀一颗敬畏之心。

忌对父母不敬

忌对父母不敬!三月三祭祀祖宅,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父母怀有敬意!如有不敬,会有损自身的运气,导致诸事不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pipizuhao.com/1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