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正文

中国戏曲大全之碗碗腔 碗碗腔名家

zybk 综合 2024-03-29 21:15:02 126 0

碗碗腔又称:“灯碗腔”,“阮儿腔”,是陕西汉族戏曲剧种之一,1958年,更名为“华剧”。碗碗腔的音乐特色是细腻、幽雅、耐人听闻。不但有独特、悠扬、清丽的音乐,而且有抒情、优美、感人的唱腔,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部分,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介

碗碗腔是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击节乐器小铜碗和演皮影需用灯盏照亮子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1958年易名“华剧”,一般仍称“碗碗腔”。碗碗腔在形成过程中吸收老腔的艺术成分较多,为与老腔相区别,关中东府人又称其为“时腔”。主要盛行于陕西渭南(及其下属的大荔县朝邑镇)和西安、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山西晋南及晋中的孝义,河南西部的灵宝、陕县、卢氏,甘肃的兰州等地也有流行。

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形成

皮影碗碗腔的产生年代,无文献可考。据调查,清乾隆年间(1736--1795)渭南人李芳桂曾作有剧本“十大本”,就其唱词结构分析,可断定当时碗碗腔的主要唱腔已经形成。《重修华县志稿》载,在同州(治今大荔)一带:“清末演唱者二三十家”,而各地又形成了洋县碗碗腔、陕北碗碗腔、西府碗碗腔等不同分支。

艺术特色

音乐特色

碗碗腔的音乐特色是细腻、幽雅、耐人听闻。不但有独特、悠扬、清丽的音乐,而且有抒情、优美、感人的唱腔。能表达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和各种不同人物的复杂感情。

碗碗腔的唱词典雅,讲求声韵和谐。句了或长短不一,或齐整划一,以上句押韵落板,不同于其它剧种。以前碗碗腔艺人多是上门清唱,建国后,为了发掘和弘扬这一优秀剧种,陕西省戏曲院成立了眉碗剧团,培养碗碗腔演员。排演的《金琬钗》剧目久演不衰。伴奏乐器弦乐器有月琴、硬弦(二股弦)、板胡,管乐器有唢呐、马号(喇叭),打击乐器有梆子、铜碗、边鼓、堂鼓、铙钹、铰子、手锣、大锣(勾锣)等。演唱时,由月琴碗碗领奏,硬弦、板胡伴随。

碗碗腔的剧目相当丰富,现已抄录在卷和出版的就有二百四十多种。其中的《香莲佩》、《春秋配》、《十王庙》、《玉燕钗》、《白玉真》、《紫霞宫》、《万福莲》、《蝴蝶媒》、《火焰驹》、《清素庵》即所谓"十大本",简称"佩配庙钗真,宫莲媒驹庵"。

传统剧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为《金琬钗》、《香莲佩》、《春秋配》、《十五庙》、《玉燕钗》、《白玉瑱》、《紫霞宫》、《万福莲》、《蝴蝶媒》、《火焰驹》、《清素庵》等。1956年后,经过整理演出的有《金琬钗》、《白玉瑱》、《女巡按》等传统戏,也编演过现代戏。

表演特色

碗碗腔表演上主要运用中国戏曲的传统程式,适当吸收皮影戏中人物的表演动作。演唱时,小生、小旦、青衣真假嗓结合,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老生、须生、老旦、小丑全用真声;花脸多用喉音和脑后音。

碗碗腔

出中并有重唱、齐唱、伴唱等形式。唱词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也有五字句和"三不齐"(长短句)。通常为上下句结构,也有"单句送",即七字句上、下句的唱段,结束时只唱一个上句,曲调慢声而下。东路碗碗腔在艺术上比较成熟,影响较大。它的音乐具有幽雅、清新的特色,其唱腔既有擅长表现欢乐的“欢音”,又有擅长表现悲伤的“苦音”。主要板路有慢板、快三眼、慢紧板、紧板、滚板、扬句子、尖板、西厢调、花花腔、叠腔等;演唱时,小生、小旦、青衣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形成真假声结合使用的特点。其他行当,全用真声。此外,还有一种用单句结尾的,即七字句上、下乐句的唱段,在结束时只唱一个上句,曲调曼声而下,使人有词意已尽而余韵犹存的感觉,与一般戏曲唱腔的“留板”不同,不用再接下句。在皮影碗碗腔阶段,各支派均有不同特点的音乐唱腔。如"西府"的板式与秦腔相近,除滚板外,还有花音、苦音之别。板式有侵板、尖板(垫扳)、二六、代板、飞板、喝场和韵白等,其慢板与"东府"相近,余均有差异。"洋县"唱腔以微调式为多,板式有安板(软、硬)、添板(软硬)、二六(软硬)、代板、快板、急板、嘹子、滚板等。"陕北"唱腔风格近似晋剧,有慢扳、二六板、流水、大起板、铃子、导板、还阳板等。发展为舞台剧后,主要板式有慢板(亦称"西路"、"南路")、东路(亦称"北路")、二八板、慢紧扳、紧板(亦称"流水板"、"二六板")、飞板、滚板(滚白)、闪板、扬句子,垫板(尖板)、观灯、过关、导板序子等。彩腔有花花腔、叠腔等。每种唱腔又分花音(欢音)、哭音(苦音)两大腔系,唯不滚白、叠腔只有哭音,观灯、过关只有花音。这两类腔系,各有其不同的音律、音阶、调式和表现功能。一般说来,花音擅长表现欢快、明朗的情调,哭音则主要表现悲伤、哀怨的情绪。慢板与紧板,又有"三不齐"("西厢调")的特殊唱法。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曲牌、板式和锣鼓音乐。如〔杀妲己〕、〔梵王宫〕、〔重台〕等。

碗碗腔的着名名艺人有史长财、段转窝、王平安、李俊民、李五喜、张立儿、疙顶、王四贵、王凤堂、金奎、雷文立、参苗子、齐喜、王曼、一杆旗(杜升初)、朱哼、谢德龙等。民间流传说:"齐喜王曼参苗子,一杆旗歪脖子"。足见这些人在群众中是享有盛名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pipizuhao.com/1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