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正文

安史之乱简介(安禄山安史之乱的过程概述)

zybk 网络 2023-10-25 19:45:01 220 0
安史之乱又称安羌之乱,是指唐朝中期(755年-763年)羌族叛乱,由羌族首领安禄山发动,反抗唐朝政权的一次叛乱。安禄山本是唐朝的宦官,但由于他的政治野心,他开始组织羌族反抗唐朝政权,并发动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先后攻克了洛阳、洛州、兖州、邺城、安阳等重要城池,最终攻占了长安,唐朝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盛唐不过开元,经历太宗、高宗、武则天三朝,唐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二十余年,除尽前朝政变余弊,承先人之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唐朝推至了巅峰。

那个时候,唐的疆域上生活了近八千万人口,在当时世界上可以称作无人能敌。

但就是这么强盛的一个国家,没有被外敌打败,却衰败于自己的内乱之中。

暗流涌动

盛唐之盛,在当时交通殊为不便的情况下,名扬整个亚欧大陆,但一场安史之乱打断了盛唐的脊梁骨,唐自此由盛转衰。

那么,这场改变国运的安史之乱有多乱?

可以这样说,北方几乎被犁庭扫穴了一番,十室九空,除了残垣断壁和走马疾驰的兵将,千里中原,难寻人烟,这就是安史之乱后的北方。

安史之乱结束一年后,唐朝政府又做了一次人口普查,全国只统计了约1700万人,除去流民流窜不易统计的原因,我们也能大致从这个数据里看出,这场叛乱带来的影响之大。

安史之乱并不是毫无征兆的叛乱,盛极必衰,是那些忧心忡忡的人们的一厢情愿。

实际上,玄宗一朝看似强盛至极,华丽之下却爬满了虱子,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拜相可以称作是唐玄宗前后转变的一个分水岭。

李隆基刚登基时,虽然海晏河清,但朝廷多次政变、兵变导致朝政暗藏不稳,加上皇位更迭过快,导致吏治混乱,官场腐败丛生

李隆基用了二十多年扭转了朝廷内政,又多次对外获得胜利,文治武功达到顶峰的他渐渐有了“折腾了半辈子,我就不能好好享受享受”的想法。

这个想法一经产生,便收不住了,这在他处理内政上最先体现。

有魏征“珠玉”在前,唐朝的文臣都喜欢挑皇帝的毛病,以前李隆基还耐心听取这些人的谏言,但岁数上来,李隆基脾气变大,就喜欢听一些顺着自己意愿的话,毕竟宇内太平,四海宾服,他说一不二又怎么样。

李林甫就是一个说话特别好听的人,很快就得到了李隆基的崇信,一度位极人臣,这就为日后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

安史之乱与其说是唐玄宗自身沉迷享乐导致,不如说是一连串的有着历史局限性的政策导致的连锁反应。

所以我们先把李林甫上台放下,去看看安史之乱爆发的更深层原因。

随着唐朝疆域的扩大,唐朝早期把兵将聚集在中央的举措就变得不合时宜,为了保证边疆安稳,唐朝开始设立节度使,给他们兵权、政权、财权,自行便宜,只要能镇守住边疆就好。

这种想法过于理想,可以说是直接增加了叛乱的可能,但最要命的,还不是节度使的设立。

唐朝初期,人口凋零,经济衰败,为了增加人口,唐朝延续了北魏的均田制——只要你替官府种地一年,这片地以后就归你,直到你死了再还回来。

与之匹配的就是府兵制,就是你平日里种田搞生产,战时要自带干粮响应政府征召,如果你战死了,土地很有可能就成了你的抚恤金,给你的妻儿,如果你立了战功,你就会有更多土地。

唐朝依靠着府兵制,保证了士兵的悍勇,疆域不断扩大,这又为后续的府兵提供了“储备金”。

看似完美地循环,其实早在唐玄宗登基时,就已经来到了崩溃的边缘。

太宗、高宗、武则天几朝虽有波澜,但整体承平,人口爆炸式的增长,伴随着土地增长,勉强够均田制和府兵制的运行。

但三朝累积下来的人口基数,在玄宗李隆基一朝迎来了更快的增长,换而言之,土地增长的速度开始追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了。

府兵也开始出现了问题,不同于均田制的田地要归还,很多土地是被私人所占有,于是出现了土地兼并,一开始,府兵制只是在长安周围的一圈,保证唐朝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但随着连年扩大的战端,长安周围的土地很快就不够分了,唐朝统治者不得不扩大属于府兵制的土地范围,并起了个名字叫折冲府。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李隆基强枝弱干在边境设置节度使是多么致命的事情。

为了保证兵力,李隆基在边境设了许多折冲府,明白战争就是利益的节度使们,多次挑起边境战争,李隆基和李林甫不仅不申饬,还觉得彰显了天威。

更过分的是,边疆作战中牺牲的士兵抚恤用的土地,被军队中下层联手侵占。

土地扩张停止,导致均田制难以维持,被前朝打压至衰败的世家、豪族开始崛起,唐后期内乱的祸由开始出现。

没有土地,府兵一时难以招到人,李隆基不得不废除府兵,从中央掏钱给边境募兵。

这一系列举措下来,可以想象李隆基沉迷的安乐窝,是怎样危险的群狼环伺。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史之乱的推手之一,李林甫甚至还给已经烧热的灶填了一把火:他察觉到边境武官升职很快,害怕受到威胁的他,决定以异族将领为节度使,来确保唐玄宗不会过度提拔节度使们。

这一招几乎是亲自把安禄山请上了历史舞台,引狼入室到这份上,李林甫可以说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引爆手。

安禄山其实可以说是比较倒霉的一个节度使,辖管渤海湾一代,与异国只是有限的接壤,这就意味即使没有李林甫为难,他也难以高升。

不甘居于人下的安禄山听闻李隆基宠爱杨贵妃,于是就绕过李林甫,把多年收敛的财宝全部供给李隆基和杨贵妃了,甚至认比他小十六岁的杨贵妃当干妈。

满脑子都是女人的李隆基,此时并没有质疑安禄山那么多钱是哪来的,反而因为杨贵妃收了个比她大的干儿子高兴而高兴,甚至下旨褒奖安禄山。

眼见唐玄宗昏聩至此,安禄山多了一些不该有的小心思。

安禄山后来多次在李隆基面前装傻充楞,取悦李杨二人,不但获得了更多的宠爱,甚至彻底打消了李隆基对于他能造反的猜疑。

于是安禄山便放下心来,回到范阳(今北京附近),甚至开始筑大城、屯兵屯粮,连李隆基的便宜老丈人杨国忠,都收到消息安禄山要造反,甚至多次进宫劝说李隆基早做提防。

可以说,全天下人都快知道安禄山要造反的时候,李隆基还笑着说那等人不可能造反,要是他知道后世有一个叫朱棣的,为了造反装疯卖傻当街抢食,他可能就不这么想了。

李隆基的态度,把杨国忠逼急了,甚至跟皇上打了赌:“召他进京,他一定不会来!”

但提前收到消息的安禄山,直接冲到华清宫大哭:“我是外族人,不识汉字,皇上越级提拔我,以致杨国忠想要杀我!”

李隆基看他哭得可怜,动了恻隐之心,又给他升了一级官,另一边,被打脸的杨国忠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涨红着脸不说话。

在天下皆醒我独醉的状态中,李隆基即将引来他这一辈子最大的背叛。

乐极生悲,入蜀难返

公元755年,安禄山联合史思明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史称“安史之乱”。

他率领各族骑兵、步兵十五万,半夜行军,黎明吃饭,一天前进六十里。

此时,李隆基还乐不思蜀,坚信这是谣言呢!

因为一直有人说安禄山要造反,但安禄山一直未反,慢慢地他就把这事儿当笑话听了,反正朝堂上相互攻讦十有八九,都是自己的宠臣,李隆基早就懒得搭理了。

但很快,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派遣司马参军李平骑快马通报长安:平原城下叛军已到。

颜真卿不止是大耳中熟知的大书法家,他在唐朝还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官,尽管当时被杨国忠排挤到平原郡(今山东德州附近)当郡守,但他在唐玄宗心里还是挂得上号的,他说的话让唐玄宗猛然惊醒。

唐玄宗匆忙中上朝才发现河北大半已经沦陷,甚至有人开城门向叛军投降,不禁感叹:“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

待李平上朝,先是向玄宗请罪——临近安禄山的平原郡主早就发现安禄山图谋不轨,于是颜真卿就自作主张,表面上整日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暗地里修葺城墙,整备军马时刻防备安禄山。

他紧接着向唐玄宗保证,定要让叛军在平原郡栽个跟头。

火上眉头的唐玄宗,此时没有想着斥责颜真卿,反而是大喜,勉励了李平一番,就开始急忙忙地筹备平反。

常年外强内弱的大唐,久疏战阵,早已不复太宗时期军队环绕中央的盛景,玄宗只能临时征发了由流民、市井流氓、商贩组成的军队,也有人说是长安周边府兵耽于和平,几代下来全部流落市井了。

总之,手忙脚乱中,点发20万“后备军”就要上战场。

有兵无将,事难为,唐玄宗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接着任命他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

两路大军,一路自长安出发,由高仙芝带领,一路自洛阳起,又封常清为将。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人都是名将,知道自己率领的乌合之众难以与安禄山常年训练的士兵匹敌,故两者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踞险关而守,不盲目与叛军进行野战。

二人最后兵和一处,扼守潼关。

东线受阻的叛军,决定绕过平原郡,向河北、河南等地发动进攻,两地守军、守备一时望风而逃,两地快速沦陷,山东等地以颜真卿为首聚拢二十万兵力,堪堪自保。

时局一时急转而下,叛军趁势追击一举攻下东都洛阳。

心急如焚的唐玄宗眼看叛军逐渐壮大,不禁派人申饬高仙芝、封常清二人。

监军边令诚为打压二人,趁使者到来之际,向其汇报诬告高封二人据关不出,是有所图谋之举。

玄宗听后大怒,下令毒杀二人。

临阵杀将乃是大忌,且时局击破如此还要鸩杀两个忠臣,只能说晚年败走入川的李隆基活该沦落一个凄惨结局。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写下《封常清谢死表闻》提醒玄宗不要轻视安禄山的表书后,封常清在将士们的恸哭中慷然赴死,随后高仙芝亦死,二人死后,玄宗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

哥舒翰心知国家已到危难之际,万万不可贸然行动,在观察叛军后,他采取了高封二人的战法,据守潼关。

叛军转眼来到潼关下,有着二十万守军的潼关,在哥舒翰到来之后,又进行了城墙加固,深沟高垒等措施。

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

眼看着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打了几个胜仗,开始收复失地,安禄山明白打破潼关,攻入长安刻不容缓。

于是命令部下,带领几千老弱部卒守备附近城池引诱大军出击

哥舒翰久经战争,一眼看出安禄山的图谋,但杨国忠远在长安听到故地虚弱的消息,立刻要求哥舒翰出击,被哥舒翰拒绝后,便再次向玄宗禀告哥舒翰有了二心。

玄宗大怒,下令让哥舒翰即刻进攻,哥舒翰此时明白了高封二人的无奈,抚膺恸哭后领兵出关,被叛军伏击后,大败,自身也被叛军生俘。

眼见哥舒翰被擒,玄宗顾不上恼怒,满心退意的他开始为自己的后路谋划。

某日上朝,唐玄宗一反常态站在朝堂上,雄心万丈扬言要亲征,此时叛军步步急逼,人心浮乱,上朝只是寥寥几人,眼下形势没有人相信玄宗所言。

但迫于皇威,皇帝的禁军仪仗还是迁到了大明宫。

傍晚,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编六军,多赏赐钱财,从马厩里挑出九百匹马,但对外一切保密。

次日黎明,皇帝带着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和近侍从延秋门出逃。

行到马嵬坡,觉察到皇帝出逃的士兵忍无可忍,发生了哗变,逼宫玄宗诛杀误国杨氏一家。玄宗无奈,颓然顺了众意,此后,心灰意冷的玄宗再次让众人失望,做出了自己退守川蜀,留太子李亨在京畿附近抗击叛军,待势收复山河。

一代雄主,至此完全失了意气,不是亡国君胜似亡国君。

收拾旧山河

玄宗入蜀,无言中向世人表达了“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信号,但命太子留下,不仅是给天下的忠臣一个交待,也是为大唐续了一口气。

太子李亨行至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便被各方诸将所推而自行登基,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

新皇登基后,河北平叛有功的郭子仪,被封为兵部尚书兼职宰相;李光弼被封为户部尚书同兼宰相,二人奉诏讨伐叛军。

次年郭子仪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攻下长安后,安史大军便遭到了平叛大军的围剿。

向西是即将登基背靠安西、朔方两个边镇的太子李亨,有人谋反就有人保皇,两个边镇的将士成为了抗击叛军的有力力量。

向东是坚守三郡不出的颜真卿,向南是坚守雎阳(今河南商丘南)的河南节度副使张巡,背靠整个江淮、长江流域的财政、兵马支援,张巡死守雎阳,安史十三万大军寸步难行。

向北则是所向披靡的郭子仪、李光弼二人,无论哪一边,都成为了安史大军难以跨越的天堑。

一时间,安史之乱来到顶峰后,开始发生转折。

无奈中只能猛攻颜真卿所带领的三郡,通晓天下局势的颜真卿却来了一手战略转移、金蝉脱壳,自山间行军,绕过安史主力,带兵向西,与朝廷主力汇合。

尽管凭白得了三郡之地,安史大军却是陷入了三面夹击的窘境,唐军大有一副瓮中捉鳖的架势。

不光叛乱进行得不顺当,安禄山自己的身体也出现了状况,多年的养尊处优,让突然重新开始戎马生涯的安禄山十分不适应。

本来就患有眼疾,在行军中又加重了,同时害了疽病的他性情变得越加残暴。

最后在自己贴身近侍与儿子安庆绪的密谋下,安禄山遇害,二人假借安禄山身体不适为由,开始把控叛军内政,不久,安庆绪就篡夺了伪朝大权,登基称帝。

此时叛军败相已露,对待占领城池近乎屠城的叛军,几乎没有统治基础,平叛部队只要正面战场击败叛军,就可以顺势收复失地。

再加上安家反复称帝,让一同造反起家的史思明充满了怨气,安、史之间渐生隔阂。

唐军的收复固然鼓舞人心,但归根到底没有实际意义,叛军攻城后放纵手下兵将,普通民众不是加入叛军,就是被叛军劫掠屠杀,十城九空,“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现在留下的只有满地死尸和到处破败颓废的景象。

唐军收复得,叛军亦然,无非是领土的争端,真正的平叛是对安史大军有生力量的消灭

李亨登基第二年,急于收复两京的他,未采纳趁太原守军却退叛军、安庆绪弑父之际直捣叛军老巢范阳的建议,命郭子仪与兵马元帅李俶,借回纥兵四千,共计15万兵马再攻长安。收复京都后,在哥舒翰饮恨之地,郭李二人与叛军纠结的步骑15万进行作战,最终依靠四千回纥奇兵,前后夹击,歼敌10万余。

三日后,乘胜追击的唐军克复洛阳。

两京收复后,唐军休整之时,安庆绪平息篡权隐患,卷土重来,亲至邺城,募新兵6万,为打击史思明后方做大,又遣使命史思明出兵助力。

史思明恼怒安庆绪“小儿得志”,便向唐军投降,做了唐朝的范阳节度使。

恼羞成怒的安庆绪来不及“攘外安内”,便被郭子仪、李光弼联合七位节度使率各部唐军围攻邺城。

多次突围不成的安庆绪,眼见围攻邺城的唐军增加到了60万,只能再次遣使向史思明求援,许以让位。

于是,史思明复叛。

史思明南下救邺城,唐军却因为李亨猜忌将领,故意不设统帅,联军互相掣肘,围困邺城月余,始终难克。

史军与唐军乍一接触便因奇特天气双方拉开,但粮草的缺失,让唐军在安史联军的夹击下大败。

郭子仪退保河阳桥,其余各节度使四散归本镇,史思明于乱军中抓到安庆绪及其下属,旋即阵中处死。

安庆绪虽死,但吞并了安家势力的史思明,却成为了伪朝廷的实际掌控者,不日登基称帝。而郭子仪背上了阵前败走的黑锅,被夺去兵权,归家赋闲。

一方整合势力,一方大将被罢黜,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兵败邙山,洛阳再次被史思明攻陷,眼看攻守之势倒转之时,叛军中再生事端。

恶人终被恶人磨,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 肃宗趁势启用郭子仪,加封汾阳郡王,屡获大胜。

这一年,唐军在平叛战场上节节获胜时,后方却传来噩耗,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在半月内相继离世,代宗李豫登基,次年改元广德。

宝应元年,拥立代宗的程元振,担心老将难以制服,多次离间诬陷,郭子仪被罢免副元帅之职,充任肃宗山陵使,督建皇陵。

郭子仪自安史之乱,忠心耿耿,一心只想收复故地,却屡遭猜忌,一时愤懑盈胸。

面临再失兵权,郭子仪不再袖手以待,忧心社稷的他,明白此时叛军势弱应该乘胜出击,不该因为担心他而耽误大事。

为表清白,他将肃宗所赐的诏书一千余件全部呈给代宗,让代宗一件件查看,以表明自己的忠心。

代宗看后心生惭愧,但主弱臣强,功高盖主之嫌不是那么轻易去除的,于是只采纳了出击的建议,却启用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进军洛阳。

次年,仆固怀恩光复长安,叛军节节败退,史朝义在逃亡中自杀,其下诸叛将皆请降。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自此结束。

时至于此,安史之乱的所有主角也大多离世,唯留平叛干将郭子仪继续为国效力。

安史之乱结束当年,仆固怀恩被逼谋反,同样遭受到猜忌的李光弼惧而不动,依旧是郭子仪顶着被猜忌的风险,带兵平叛。

安史之乱是历史局限性中诸多因素彼此牵扯引发的叛乱,而它平息的过程一样也是带着历史局限性,平叛与叛乱各有矛盾,君臣猜忌、利益分配,因果纠缠之下,时势造英雄,郭子仪悍然起兵,在一片投降投敌中,平叛杀敌,屡遭猜忌,遭受过大败,但始终一心报国,成就一世英名,到现在依旧被当做佳话流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pipizuhao.com/2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