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正文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真正含义是什么)

zybk 综合 2024-04-02 14:00:01 46 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思是同一种类的东西通常是聚在一起的,而志同道合互相合拍的的人也通常会相聚在一起,这是朋友志趣相投、喜恶一致的统称。

我们经常会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致就是在讲,人都是容易对跟自己相似的人产生好感,继而成为朋友。倘若志趣不相投,很难达成一致,就别提深入交往了。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做过实验:他们要求一些年轻人回忆自己生命中结交过的最亲密的朋友,并列举他跟自己有哪些相似之处,以及不同之处。多数人列举的都是朋友跟自己的相似之处,比如“开朗,好交际”“喜欢古典音乐”“诚实、值得信任”等。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呢?

第一,与自己三观相近的人,交往起来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肯定,能增加“自我正确”的安心感。彼此之间发生争辩的情况比较少,都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较少受到伤害。

第二,相似的人容易组成一个群体。人们总是希望能通过建立相似性的群体,以增强对外界反应的能力,保证反应的正确性。人在一个与自己相似的集体中活动,阻力比较小,活动更顺利。

其实,人也喜欢跟自己互补的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会跟与自己相似的人惺惺相惜,还会喜欢一些跟自己差异较大的人,特别是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思想等方面能够形成互补关系,就更容易产生相互吸引的关系。这说明,人不仅有认同的需要,也有从对方身上获取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的需要。

互补和相似是否矛盾呢?其实不然,因为差异不一定都能形成互补,互补性的前提是彼此都能得到满足,倘若无法实现这一点,那么相反的特性就无法产生互补,甚至还会产生厌恶和排斥。形成相似的条件,一定是大方面的,比如三观;而形成互补的,是相对较小的方面。换句话说,就是:“该相似的地方相似,该互补的地方互补。”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缺点,而性格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往往在寻求生活伴侣和事业伙伴时,会寻找那些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

多看效应:刷脸的好处,你一定要知道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大概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人缘好的人,特别擅长制造与别人接触的机会,提供彼此间的熟悉度,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在新认识的人中,有些人可能长得不那么好看,最初看的时候很别扭,可时间久了,看得多了,也就不觉得他那么难看了,甚至还会发现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多看效应。

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一个相关实验:他向被试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多次,有的出现十几次,有的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受试者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受试者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他们比较喜欢那些看了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

这说明,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还有一个实验,是在某高校的女生宿舍楼里进行的。心理学家随机找了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时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相互喜欢的程度越大;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相互喜欢的程度就比较低。

毫无疑问,这个心理学现象提醒我们:想拥有好人缘,在创造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之后,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就能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比如,在职场中,可以多在各部门走动一下,哪怕只是露个面,送个文件,这些细节的来往,也可以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如果过于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遇事退缩,不仅难以与人亲近,还可能阻碍在职场的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pipizuhao.com/20513.html